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结扎肾静脉导致肾缺血、肾小管损伤,出现缺血性萎缩和肾小管消亡,肾间质增生,出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

  【造模方法】选用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8.5%水合氯醛(0.1ml/kg)腹腔注射麻醉。局部剃毛后常规消毒铺孔巾,沿腹正中线切开皮肤至腹腔,分离左肾静脉,用4-0号手术缝线结扎。分别于手术后第5、10、15、20和25天处死大鼠,重点观察结扎侧肾脏。处死前,将大鼠置于代谢笼中,留24小时尿液,检测尿常规。取股动脉血检测Cr含量。双侧肾脏经10%中性甲醛液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μm厚切片,分别进行H&E、PAS、PASM和Masson染色。

  【模型特点】

  1.病变典型稳定,手术侧肾脏的病变与人TIF的病变相似度极高。通过动态观察,病变早期组织学改变以肾小管上皮变性萎缩、间质淤血、水肿为主,间质可见单核细胞浸润、Ⅲ型胶原增生。中晚期肾小管萎缩和消亡,小动脉管壁增厚,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沉积,Ⅰ型胶原增生。整个病程中,肾小球可见缺血性改变。

  2.周期短,操作方法简单,只需分离肾静脉并结扎即可,手术过程只需20分钟。单侧肾脏手术,对侧肾脏不受损伤,所以对动物的生活影响轻微。实验周期短,术后第10天即可形成较理想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

  【模型评估和应用】结扎肾静脉造模法是一种方法简单、成功率高、病变稳定,与人类病变极为相似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该模型克服了其他模型存在的不足,常见的方法包括单侧输尿管结扎法、肾次全切除法、免疫介导法、庆大霉素肾小管损伤法、腺嘌呤致纤维化法、放射损伤法、感染等,每一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其中药物诱导如环孢素肾炎、多柔比星肾炎等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且成功率高,但成本高、实验周期长、间质变化较轻。肾次全切除可以造成TIF病变,但操作复杂,对动物创伤较大。免疫介导的肾炎模型通过延长致病周期虽然可以得到TIF病变。但获得的结果不稳定。腺嘌呤致纤维化模型病变虽然稳定,但是需要每天按照动物的体重配药灌胃,操作繁琐,周期也较长。庆大霉素肾小管损伤模型以肾小管上皮急性坏死再生为主,间质纤维化不明显。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通过尿液潴留压迫损伤肾组织导致间质纤维化,时间一般控制在15天左右,如果延长时间,肾实质受挤压变得过薄,到第15天时,间质纤维化病变不明显。

相关资讯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脑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颅脑火器伤动物模型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大鼠弥漫性合并局灶性脑损伤模型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7/8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应激性高血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