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我国学者在新冠患者肺部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特征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ARS-CoV-2特异性T细胞的应答情况与功能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495200、82495203、82025001、82201933、82201932)等资助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国家实验室赵金存教授、肇静娴教授、钟南山院士团队在新冠患者肺部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特征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粘膜部位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T 细胞可有效对抗 COVID-19 并在患者肺部建立多功能常驻记忆(Robust mucosal SARS-CoV-2-specific T cells effectively combat COVID-19 and establish polyfunctional resident memory in patient lungs)”为题,于2025年1月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免疫》(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论文链接为: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4-02072-9 。

  新冠(COVID-19)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巨大冲击。尽管疫苗接种在控制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突破感染仍时有发生,提示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体免疫反应,尤其是肺部区域免疫反应在新冠感染中的作用。虽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的研究不断深入,但肺部免疫反应的许多关键环节,尤其是 SARS-CoV-2 特异性 T 细胞在肺部的特征和功能,此前缺乏深入研究。

  该研究团队纳入了159例COVID-19患者,收集到122 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样本和280份血液样本(含来自24名患者的27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液样本)。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单细胞T细胞受体(TCR)测序和高维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对肺气道与外周的SARS-CoV-2特异性T细胞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团队发现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SARS-CoV-2 特异性 T 细胞的数量与病毒载量降低、系统炎症减轻以及呼吸功能改善密切相关,表明呼吸道黏膜T细胞在控制病毒复制、减轻COVID-19严重程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图)。并且,与外周血标本相比,上述特异性T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激活、增殖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能力,并且其表现出独特的以糖酵解为主的代谢特征,可为激活的T细胞的效应功能提供支持。进一步的转录分析揭示了干扰素应答、T细胞激活、炎症、组织迁移、增殖和代谢相关通路在这类病毒特异性T细胞中显著高表达。在病毒清除后,上述T细胞维持着多功能组织驻留记忆表型,这些记忆细胞可在再次感染时迅速作出反应,为抵抗SARS-CoV-2提供长期保护。此外,在肌注接种新冠灭活疫苗与未接种疫苗的个体中,肺区域的病毒特异性T细胞在响应 SARS-CoV-2感染过程中没有显著差异,提示肌肉注射疫苗可能难以在气道中建立有效的T细胞免疫记忆,提示了开发可诱导呼吸道局部免疫的黏膜疫苗的必要性。

  该研究揭示了肺气道黏膜SARS-CoV-2特异性T细胞在COVID-19中的重要作用,为开发更有效的黏膜疫苗以对抗COVID-19及其他呼吸道感染提供了依据。

相关资讯 国内首个!AI儿科医生正式“上岗” IF>130!眼科医生陶勇2024累计发文13篇 腾讯公司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捐赠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人工智能赋能工程科学前沿探索”专项项目启动会召开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厌氧微生物互作产甲烷机制领域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