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基因修饰视网膜色素变性动物模型

  对视网膜疾病的相关基因进行敲除,得到临床表型较稳定、遗传背景较明确的动物模型,为研究相关基因以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目前最常用的基因修饰视网膜色素变性动物模型是RPE-65基因敲除小鼠。

  【造模机制】人类RPE-65基因位于1p31,编码RPE特异蛋白,与视网膜维生素A代谢有关。此基因敲除使小鼠RPE细胞功能遭到破坏,导致了全反视黄醇的过度积聚和11-顺-视黄醇酯的缺乏,从而导致光感受器细胞发生凋亡。

  【模型特点】1998年,Redmond等人成功地培育了Rpe65缺陷小鼠模型,人们在此基础上能更深入研究Rpe65基因。Rpe65缺陷小鼠其全反视黄醇脂过度聚集,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功能减弱,导致视杆外节盘膜排列紊乱。7周时,Rpe65-/-小鼠光感受器细胞密度下降,细胞层数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15周时Rpe65-/-小鼠外节长度明显缩短,外节盘膜结构紊乱,免疫电镜显示外节盘膜上的视蛋白减少;外核层数开始减少,到28周外核层数减少约1/3。ERG检查结果显示视杆反应严重下降,视锥功能存在。

  【模型来源】美国Jackson实验室可提供Rpe65缺陷小鼠。

  【模型评估和应用】RPE65基因敲除小鼠造模成功的标志为Rpe65-/-小鼠全眼RPE65总蛋白消失。此被用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RP以及LCA的模型。

相关资讯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应激性高血压模型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肾外包扎性高血压模型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高脂、高糖饲料致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维生素D致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