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模型

  1.造模材料 动物:大鼠,体重200~250g,或者小鼠,体重20~25g,雌雄不限;药物: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2.造模方法 大鼠以四氯化碳原液1ml/kg,一次性腹腔或皮下注射;小鼠以0.1~1%CCl4橄榄油溶液,10~20ml/kg灌胃或腹腔注射。

  3.造模原理 四氯化碳进入体内以后,在肝细胞内质网中经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代谢,生成活泼的三氯甲基自由基和氯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与细胞内和细胞膜的大分子共价结合,使酶的功能丧失,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细胞质Ca2+浓度升高,导致肝细胞损伤,细胞质内转氨酶渗入血液。

  4.造模后的变化 形态学表现为肝小叶中央区坏死和脂肪变性;血清学指标为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升高。一般给予四氯化碳3h后,ALT、 AST开始升高,12~13h后达到高峰,最高可升至正常值的10倍,以后呈下降趋势,90h后可恢复正常。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女性生殖衰老与生育力重塑”年度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首次在外周神经系统发现小胶质样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常见慢性病的病因基础与精准预防” 2024年度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我国学者在异种肝移植方面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