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药物诱导心肌缺血

  (1)复制方法

  1)脑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取体重200g左右实验大鼠,(剔除心电图异常的动物),于舌下静脉或尾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剂量为0.5或0.7U/kg体重,注射速度为5或10s,注射后即刻,5、10、15及30s,1、2及5min,记录心电图(记录时间可根据示波器所示异常情况决定)。正常大鼠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后心电图变化可分两期:第一期:注射后即刻到30s,T波升高,ST段抬高(超过0.1mV),尤以10s左右变化最为明显;第二期:注射后30s至数分钟,T波低平、双相、倒置,心率变慢,P—R及Q—T间期延长。结果判定:以出现第一期或第二期缺血性变化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比较各组的差异,并作统计学处理。或取2~3kg的健康兔,在10min内恒速滴入脑垂体后叶素2.5U/kg体重,心电图变化可持续到15~30min,除上述缺血性心电图变化外,偶有窦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发生。判定方法同大鼠。

  2)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缺血选用大鼠、豚鼠、兔、猫或犬(弃去心电图异常的动物),大鼠、豚鼠和犬每天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剂量为2~8mg/kg体重,兔10~16mg/kg体重连续2d,给异丙肾上腺素后30min内,每隔5min记录心电图1次。第2次给异丙肾上腺素后24h记录心电图后杀死动物,取心脏作病理切片检查。异丙肾上腺素可引起T波倒置或双相,伴有ST段抬高,窦性心动过速(心率明显加快),早搏或伴有其他心律失常。镜下心肌病理观察可见炎症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心肌纤维肿胀、断裂、横纹消失,甚至溶解,发生玻璃样变和脂肪变性等。

  3)麦角新碱诱发心肌缺血体重10~20kg实验犬,用戊巴比妥钠按35mg/k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麻醉,自右侧股动脉插入导管至左冠脉主干开口处,以麦角新碱0.22mg/kg体重注入冠脉主干,注射时间为1min,即可形成冠脉痉挛及心肌缺血。

  (2)模型特点  该法可重复性与稳定性好,无须行开胸手术,简便易行。其中脑垂体后叶素和麦角新碱通过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心肌缺血,适用于研究扩张冠脉血管抗心肌缺血药物;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缺血主要是通过增加心脏做功,增加其耗氧量,用于研究影响心肌氧代谢平衡或作用于β受体而防治心肌缺血的药物。药物诱导的心肌缺血仅用心电图难于定量观测药物的作用,须同时检测血流动力学、生化和病理研究评价心肌缺血药的治疗作用。但设备及技术要求较高。

  (3)比较医学  临床上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冠脉供血不足或心肌耗氧量增加所致,垂体后叶素和麦角新碱通过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但其收缩血管的选择性差和临床冠脉收缩引起的心肌缺血尚存在一定差异;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缺血主要是通过增加心脏做功,增加其耗氧量,而造成心肌供血相对不足,模拟临床患者心脏做功增加造成供血相对不足模型。上述模型引起的症状、体征和心电图变化与临床人类患者基本类似。

相关资讯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硫辛酸合成酶低表达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小鼠模型中神经酰胺对血小板介导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环磷酰胺诱导家兔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不同性别氟中毒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基于AngIⅡ-NOx-ROS信号通路探索黄杨宁对心房颤动犬氧化应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