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厄洛替尼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小鼠模型建立

  目的:厄洛替尼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新型靶向药物,近些年来临床应用甚广,但副作用较多,其中以皮疹*为多见,且*令患者难以接受。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特罗凯前后小鼠在表皮、病理、免疫组化等方面的改变,复制特罗凯所致皮疹的动物模型,为临床外用药物治疗皮疹提供模型。

  方法:使用BALB/c雌性小鼠20只,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Ⅱ、Ⅲ、Ⅳ组)用浓度为10 g/L的特罗凯溶液按100 mg/kg灌胃,对照组(Ⅰ组)以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每天1次。于给药前24 h在小鼠头颈、背、腰处脱毛,实验结束后剪取颈部、背部、腰部皮肤并观察实验组、对照组小鼠在肉眼皮肤、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等方面的改变。

  结果:(1)四组小鼠之间在毛发再生天数、毛发完全再生天数、脱屑时间、出现皮疹时间、毛孔扩张数等5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ki67: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此次实验印证了许多研究者关于“EGFRIs导致的皮疹为一种炎症反应”的观点;(2)该皮疹模型可靠实用,具有可重复性,适用于“EGFRIs所致皮疹动物模型”的大批建立,可推广以供临床、试验、研究所用。

相关资讯 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召开 2024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中期检查会议 【中国科学报】如何鼓励原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有了新变化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中国支气管扩张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肠道微生态失衡驱动肝性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国学者成果入选《细胞》年度最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