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孤养对单次延长应激建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通过单次延长应激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观察孤养对SPS 模型大鼠的影响。

  方法:将36 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PS 模型组及SPS 联合孤养组,SPS 模型组、SPS 联合孤养组给予SPS 造模,SPS 联合孤养组造模后进行单独饲养。造模7d后检测大鼠体重增长数,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以及单次*大运动距离,僵立行为测试中僵立行为次数及时间。

  结果:与正常组大鼠进行比较,SPS 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数、单次*大运动距离明显减少(P < 0.01),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减少(P < 0.05),僵立行为测试僵立行为次数及时间明显增加(P < 0.01);SPS 联合孤养组大鼠体重增长数减少(P < 0.05),僵立行为测试僵立行为次数及时间增加(P < 0.05)。与SPS 模型组比较,SPS 联合孤养组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以及单次*大运动距离增加(P < 0.05)。

  结论:本实验成功通过单次延长应激复制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模型,7d孤养使得SPS模型焦虑状态得到改善。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细胞衰老促进骨关节炎形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2024年度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中期检查会议在武汉举行 我国学者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原创药物靶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神经酰胺受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本能行为及其相关精神疾病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