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通过动物造模技术帕金森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新研究可能会导致开发出帕金森病的新疗法,未来可用于治疗近 50 种其他疾病。

  在影响全球约 800 万人的帕金森病中,大脑中的重要神经元功能失调或死亡。

  在这项研究中,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基因突变,这些突变会干扰神经元中物质的运输并积累导致帕金森病的废物。相关研究成果于2016年8月26日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论文题目为“Parkinson D  isase-linkedVps35R524WMutationImpairstheEndsomeAssociationofRetromerandInducesα-SynucleinAggregation”。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教授、

  论文的通讯作者ohan Teasdale 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了一种逆转录酶(一种参与细胞内生物物质运输的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有关,但其背后的生物学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Teasdale 说,“我们已经证实,在一些帕金森病患者(R524W)中,逆行复合蛋白 Vps35 发生了突变,从而使神经元内的运输网络堵塞。”

  “因此,参与物质循环的蛋白质复合物这些神经元无法达到正常的动作位置,没有它们的支持,大脑中的这些神经元会自行清除废物。”

  “这种细胞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病的症状,例如震颤和肌肉僵硬。”

  Teasdale说这项研究还为时过早。虽然提到了一个阶段,但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治疗。

  他说,“作为这项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会扩展这些神经元内部的运输网络,以恢复运输流程,让这些神经元自我清洁废物。”

  “我们相信我们会扩大回收利用的能力。这些神经元可能能够预防或显着延缓帕金森病的发作。”

  Teasdale 是由细胞内废物的积累引起的。他说同样的治疗原则可以应用于近 50 种其他疾病。这些疾病称为

  溶酶体病,影响身体的不同部位,包括骨骼、大脑、皮肤、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在幼儿中尤其常见。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细胞衰老促进骨关节炎形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2024年度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中期检查会议在武汉举行 我国学者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原创药物靶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神经酰胺受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本能行为及其相关精神疾病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