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小鼠非开胸式主动脉弓狭窄心衰模型

  目的:建立非胸主动脉弓狭窄的稳定可靠的小鼠心力衰竭模型,并分析和观察小鼠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通过非胸部TAC手术建立

  方法:C57BL/6J小鼠心力衰竭模型,并通过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质量指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心功能和心力衰竭的程度。

  结果:左心室质量指数随时间逐渐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在手术后第4、8和12周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u003c0.01)。在超声心动图上,与假手术组(左)相比,TAC后4周左心室前壁厚度,左心室校正重量,心率和心输出量显着增加(P\u003c0.01)。 术后8周左心室重量明显增加。 TAC后12周,左心室舒张末径(LVID)为D),左心室末端舒张末期容积显着增加(P\u003c0.01),排泄率和短轴速度明显降低(P\u003c0.01)。舒张直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显着增加(P\u003c0.01),排泄率和短轴速度进一步降低(P\u003c0.01),病理检查显示心肌纤维异常或不同程度的病变。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非胸腔TAC建立小鼠心力衰竭模型是稳定可行的,并且可以模拟从左心室肥大到人为压力超负荷所致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遗传编码荧光探针领域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AI与医学创新研究及转化”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在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女性生殖衰老与生育力重塑”年度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首次在外周神经系统发现小胶质样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