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操作步骤】新西兰兔,体重2.5kg左右。将标准粗制大肠杆菌内毒素(每毫升含大肠杆菌5×10的7次方个),静脉注射10ml,6~24h后再静注10ml,第2次注射后即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结果分析】模型动物血小板明显减少或持续下降;白细胞数急剧减少;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或持续下降;球蛋白溶解加快或纤溶酶原减少;凝血酶原含量明显下降或凝血酶原时间3s以上;自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s以上。内脏充血、水肿、灶状出血或坏死;肺、肾、脑、心、肝、脾、胸腺、肾上腺等切片,不少于3处纤维蛋白血栓或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

  【注意事项】以上情况不一定全部出现。凡5项临床表现中出现2项以上,实验室6项化验中出现3项以上,并证实存在病理解剖病变2项者,即可定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尸检须在死后2h以内进行,在濒死或处死之前,应注射氨己酸(1~2g)或止血芳酸(0.1~0.2g)等抗纤溶药,以预防死亡继发纤溶现象,使病理检验不易发现微血栓。

相关资讯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硫辛酸合成酶低表达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小鼠模型中神经酰胺对血小板介导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环磷酰胺诱导家兔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不同性别氟中毒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基于AngIⅡ-NOx-ROS信号通路探索黄杨宁对心房颤动犬氧化应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