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糖尿病性白内障动物模型

  Fuhashi等选用36只Charles River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霉素(100mg/kg)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结果大鼠糖尿病形成后3周内,晶状体赤道部出现小的空泡,随后前囊下出现弥漫但不均匀的混浊,随着白内障的进展,出现明显的皮质纤维的断裂,引起明显的混浊;大鼠糖尿病形成后6~9周,晶状体核出现明显的混浊。Kubo等选用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霉素(80mg/kg),也制成白内障模型。Kyselova等选用Wistar大鼠,鼠龄8~9周,体重200~230g,通过静脉注射链脲霉素(55mg/kg),血糖>15mmol/L被认为是糖尿病并且纳入研究对象,之后10周出现明显的白内障,第17周时大约有50%的动物发展为成熟的白内障,至22周时,95%眼出现混浊。Suryanarayana等选用3个月的WNIN大鼠,体重228±13g,腹腔内注射链脲霉素(35mg/kg),72h后测量血糖,血糖低于8.0mmol/L的大鼠被排除,4周后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1期占30%,2期占60%,3期占10%。5周后所有晶状体全部出现混浊,8周后65%的晶状体出现成熟的白内障。Kametaka等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60~170g,腹腔内注射链脲霉素(65mg/kg),注射后血糖浓度>19mmol/L认为是糖尿病,在这些鼠的饮用水中加用5%D-葡萄糖。结果糖尿病形成后2周,观察到50%(9/18)~57%(8/14)晶状体有白内障形成,白内障的形成与糖尿病的时间长短有关,糖尿病9周后,78%(14/18)~93%(13/14)的晶状体发展为成熟的白内障。朱宝义等将70只雄性SD大鼠,体重90~160g,分为A、B、C、D 4组,A组做对照。B组大鼠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枸橼酸溶液(65mg/kg)。72h后,取鼠尾血测血糖。6只大鼠血糖<14mmol/l被剔除。14只大鼠血糖>14mmol/L纳入实验。C组给予大鼠喂养高脂饲料,总热量为18.71 kJ/g。喂养1月后取鼠尾血测血糖。12只大鼠血糖<14mmol/l被剔除。8只大鼠血糖>14mmol/L纳入实验。D组给予大鼠喂养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后给予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枸橼酸溶液(25mg/kg体重)。72h后,取鼠尾血测血糖。3只大鼠血糖<14mmol/l被剔除。17只大鼠血糖>14mmol/L纳入实验。使用BQ900裂隙灯观察大鼠,裂隙宽度0.2mm,光带射入角度为350,放大倍数为30倍。使用裂隙灯自带数码相机照相。每周根据晶状体混浊情况分级。在实验过程中对晶状体混浊程度分级并记录。分级标准如下,0为透明;1为一级核并且晶状体出现轻微缝隙;2为二级核;3为三级核;4为三级核并且晶状体出现裂痕;5为四级核并且晶状体出现裂痕;6为四级核并且晶状体出现放射状混浊;7为晶状体完全混浊,已经无法看见放射状混浊。实验过程中,A组大鼠晶状体一直保持透明,而B组大鼠于链脲佐菌素注射后第5周开始出现晶状体混浊,第12周混浊程度显著加剧,至第14周出现乳白色混浊。C组大鼠于链脲佐菌素注射后第8周开始出现晶状体混浊,第16周混浊程度显著加剧,至第20周出现乳白色混浊。D组大鼠于链脲佐菌素注射后第6周开始出现晶状体混浊,第14周混浊程度显著加剧,至第20周出现乳白色混浊,与B、C组相比晶状体混浊发展缓慢,利于观察和研究。他们发现,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动物具有死亡率高,白内障进展较快等特点,并不利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研究。特殊膳食喂养是另一比较成熟的糖尿病诱导方法,它具有死亡率低等特点。然而特殊膳食喂养的动物成膜时间长,白内障进展也较快,如果应用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研究中,会导致耗时、耗力、无意义的结果。他们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特殊膳食诱导糖尿病性白内障动物模型,发现这种方法诱导后的动物具有成模早、死亡率低、白内障进展较慢的特点,并且发现其进展类似人类糖尿病性白内障发展过程,即先出现皮质轻度混浊,然后周边出现空泡,随着病程增加,可逐渐见有皮质混浊、核混浊,直至发展为成熟白内障。他们得出结论,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特殊膳食喂养诱发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稳定,发病缓慢,观察时间较长,较接近人类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特点,是研究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与药物防治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关资讯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硫辛酸合成酶低表达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小鼠模型中神经酰胺对血小板介导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环磷酰胺诱导家兔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不同性别氟中毒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基于AngIⅡ-NOx-ROS信号通路探索黄杨宁对心房颤动犬氧化应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