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乙醇诱发的肝纤维化模型

  (1)复制方法  成年大鼠,灌胃给白酒(ψ(C2H5OH)=0.56)7g/kg体重,每日晨1次,连续24周。或灌胃给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每日晨1次,连续12周。混合液中各组分摄入量比例分别为:每日白酒[ψ(C2H5OH)=0.56]8~12/kg体重,玉米油2g/kg体重,吡唑24mg/kg体重,另外间断给予高脂饲料。其中,乙醇摄入量是随时间的延长而逐

  步递增的。乙醇剂量计算采用下列公式:乙醇剂量(g)=白酒体积(ml)×白酒体积分数(0.56)×乙醇相对密度(0.8g/ml)。造模过程中,每日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及体重的经时变化,造模毕,抽取全血制备血清作血清生化检测,摘取肝脏称其湿重,换算成脏器系数,并作组织形态学检查。

  (2)模型特点  单纯白酒灌胃,造模4周时动物出现流涎、体态呆板、嗜睡、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和行动迟缓等现象,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升高,总蛋白(TP)和球蛋白(GP)含量下降,部分大鼠肝组织中相邻肝小叶的中央区-汇管区出现桥接坏死,坏死区内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表现为中-重度炎症变化;12周时动物毛发光泽变少,体重增长缓慢,经常溏泻,肝脏体积变大,色泽暗淡,质地偏硬,大部分动物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样变性及气球样变性,以肝包膜下的肝细胞为明显,且肝细胞脂肪变性加重,脂滴增多;24周时动物血清 AST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ALP从高位恢复至正常范围,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下降,在肝门管区的小动脉、静脉,肝小叶中央静脉、肝窦处可见血液淤滞,中央静脉内出现透明血栓,部分中央静脉扩张,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及窦内皮细胞肿胀,胶原纤维沿窦壁沉积,呈铁丝网格状或龟壳样,范围较广,汇管区及其周围亦可见到,严重者中央静脉及汇管区胶原纤维增粗,小叶内出现纤维分隔,但小叶结构正常,界板完整。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造模动物酒后呈四肢瘫软、酣睡的醉酒状态,且皮毛疏松,精神不振,大便有时松散不成形,饮食逐渐减少,体重后期下降,造模12周,模型动物肝脏质色变暗、边缘变钝、表面凹凸不平、部分有白色点状凸起,肝细胞变性坏死比较明显,呈脂肪变性、水样变性和气球样变性,局部中性粒细胞及少数淋巴细胞浸润,肝终末静脉周围、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呈轻-中度纤维化,其中窦周纤维化比较明显,轻度者可见窦壁网状纤维增粗变直,插入肝细胞之间,甚至包绕一个或几个肝细胞,但小叶结构保留,中度者可见胶原纤维沿窦周沉积,环绕肝细胞呈网格状或龟壳样,范围多较广泛。

  (3)比较医学  乙醇与肝纤维化发生关系密切。乙醇自从胃肠道被吸收后,经机体酶系氧化生成乙醛,后者是乙醇的主要代谢产物,并可继续被氧化成乙酸盐。乙醛对肝脏及其他脏器具有毒性作用,乙醇转变成乙醛及乙醛转变成乙酸盐或乙酰辅酶A(NAD)的过程中还可产生还原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而NAB/NADH比例下降使肝内三羧酸循环受抑、糖异生作用减弱以及脂肪酸合成增加,当其增多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就形成脂肪肝,最终形成肝纤维化。根据人类酒精性肝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采用在喂饲固体饲料的同时给大鼠胃内连续24周灌入乙醇的方法,复制了可在不同时期观察动物一般行为活动、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形态学方面变化的大鼠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可以通过生化和形态学指标来观察和评价单因素乙醇诱发的除酒精性肝硬化以外的慢性酒精性肝病各阶段的病理改变,比较符合人类临床实际,但其缺点是实验周期过长。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模型即是在乙醇灌胃的基础上,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可促进或加重酒精性肝损伤的高脂原料,在乙醇中定量混入易诱致脂肪肝伴炎症和肝纤维化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玉米油和乙醇脱氢酶抑制剂吡唑,以促使肝纤维化的形成进程。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肝纤维化成模率高、模型稳定、造模周期相对较短,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在国内已被广泛的应用。

相关资讯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硫辛酸合成酶低表达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小鼠模型中神经酰胺对血小板介导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环磷酰胺诱导家兔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不同性别氟中毒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基于AngIⅡ-NOx-ROS信号通路探索黄杨宁对心房颤动犬氧化应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