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孤养或分养的抑郁症模型

  一、灵长目动物母仔分离模型

  一些灵长目类或非灵长目类动物在仔母分离后会出现激越、睡眠障碍及哀鸣等特征性表现。幼仔大脑内的脑神经肽含量显著降低,极易引起情感变化,产生抑郁症的一些主要症状。在随后的1~2d当中出现主动或者是被动的身体反应。该模型只作为部分抗抑郁药的初筛。

  二、孤养小鸡动物模型

  小鸡习惯群居生活。当把群居小鸡进行单独喂养时,小鸡就会产生孤独感,随后就会经常哀叫。这种叫声可以认为是抑郁症的一个主要症状。当给予抗抑郁药物时,其哀叫症状可以显著减轻。该模型常用于抗抑郁药的初筛。

  三、配对地鼠的雌雄分离及群居大鼠的孤养等动物模型

  这些动物模型也表现出抑郁症的一些症状,如自主活动减少等。例如,将幼年大鼠在断乳之前与母鼠分开,隔离喂养10~12个月以后,这种隔离鼠与群体喂养的大鼠比较,表现为活动普遍增多,并有其他行为改变如杀鼠行为等。由于隔离大鼠的过度活动可被各种抗抑郁药选择性对抗,可视为筛选抗抑郁药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但实验周期较长,难以普遍应用。

相关资讯 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召开 2024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中期检查会议 【中国科学报】如何鼓励原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有了新变化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中国支气管扩张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肠道微生态失衡驱动肝性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国学者成果入选《细胞》年度最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