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H2O2诱导的动脉血栓动物模型

  (1)复制方法  将实验兔常规麻醉后分离两侧颈总动脉和股动脉,以两个动脉夹夹闭一侧颈总动脉两端,夹间距离约2.5cm;用4号针头刺入动脉并固定,迅速抽出动脉段内残留血液,并以生理盐水冲洗3次,至动脉段内无残血,以ψ(H2O2)=10%溶液0.4ml分3~4次注入动脉段内连续作用10min,再以生理盐水冲洗两次后放开血流,并以医用胶粘合针孔以止血;2h后剪下颈总动脉取血栓段称重。

  (2)模型特点  血栓位置固定,血栓容易定量。模型较易复制,重现性好。材料简单,较易获得。

  (3)比较医学  大量研究表明,活性氧能破坏血管组织,使血管内皮受损。H2O2为活性氧的一种,与其他自由基一样也能损害各种组织。该实验中使用高浓度H2O2溶液通过损伤血管内膜,建立兔颈总动脉血栓模型,经实验证明,所有兔均有血栓形成。当兔动脉血管内皮用H2O2损伤后,血小板黏附于受损血管处暴露的内皮下组织,进而聚集、分泌、释放血栓烷A2(TXA2),使血小板进一步活化,同时激活凝血系统,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形成,最终形成附壁的血栓。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女性生殖衰老与生育力重塑”年度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首次在外周神经系统发现小胶质样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常见慢性病的病因基础与精准预防” 2024年度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我国学者在异种肝移植方面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