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模材料 动物:雌性BALB/c小鼠(H-2基因表型),使用时年龄均为8~10周;试剂与抗体:仓鼠抗小鼠CD3单克隆抗体、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标记的抗小鼠CD45RB单克隆抗体、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 PE)标记的抗小鼠 CIM单克隆抗体、FITC标记的抗小鼠CD25单克隆抗体和FITC标记的抗小鼠CD69单克隆抗体,RPMI1640培养液、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左旋谷氨酰胺和庆大霉素。
2.造模方法
(1)C1345RBhigh CD4+幼稚T细胞的分离:首先使用Dynal磁珠分离健康BALB/c小鼠脾脏内的CD4+T细胞,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将FITC标记的CD45RB单抗和 PE标记CD4单抗与CD4+T细胞一起孵育,30min后,使用PBS洗涤2次,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然后使用流式细胞仪(FACS Vantage)分离、获得CD45 RBhigh CD4+幼稚T细胞,经分析其纯度≥98%。
(2)细胞体内移植:调整CD45RBhigh CD4+幼稚T细胞浓度,按5×100000个/只(200μl PBS液),经腹腔或尾静脉注射到同基因型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 deficiency disease, SCID)小鼠体内,继续饲养。
3.造模原理 CD45RBhigh CD4+幼稚T细胞可诱导SCID小鼠发生慢性结肠炎。
4.造模后的一般变化 模型组小鼠3~5(4.1±0.3)周出现体重下降,大便变软;6~8(7.4±0.6)周出现明显的慢性结肠炎症状,表现为体重明显下降、腹泻、黏液脓血便、脱肛、毛发直立并失去光泽等。
5.造模后病理及生化变化 模型组小鼠结肠炎症性增粗,肠壁增厚。主要以升结肠和横结肠为主。显微镜下表现为整个结肠管壁浸润有大量的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还有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尤其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最明显,并有炎性肉芽肿形成。肠上皮有溃疡形成,上皮细胞表面的黏液丢失,杯状细胞消失,腺窝脓肿。腺体增生、延长、绒毛表面结构变形和分叉样改变。另外,个别动物的盲肠、回肠末端和胃也出现明显的炎症改变。脾脏和肝脏均不同程度增大,镜下可见在肝脏的汇管区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炎症性坏死,在汇管区偶尔可发现少量的分叶核巨细胞。肠系膜淋巴结重现,增大。
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炎症结肠黏膜固有层内的CD4+T细胞表面表达相当高的 CD69[(72.5±12.5)%]和CD25[(32.5±8.5)%];肠黏膜组织内CD4+T细胞IFN-γ、IL-2、TNF-α分泌量较对照组增加,而IL-4和IL-5分泌量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