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脾切除后肺炎球菌感染动物模型

  1.造模材料  动物: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15g~125g;药物:Ⅲ型肺炎球菌;器械:超声雾化器。

  2.造模方法  造模动物脾切除后在同等条件下喂养6个月,进行实验观测。

  按常规方法培养肺炎球菌,离心弃上清,再用PBS(0.01mol/L,pH7.2)洗两次,用分光光度计测A值,调整细菌悬液浓度为5×10的9次方个/ml,并倍比稀释作血平皿培养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FU)值验证。

  将细菌悬液加入超声雾化器中,以1ml/min的速度雾化送入雾化箱,动物置于雾化箱中自主呼吸吸入肺炎球菌30min。

  3.造模原理  脾切除动物易感性增高,雾化吸入肺炎球菌感染动物建立模型。

  4.造模后的变化  造模大鼠在吸入肺炎球菌后,均有精神差,活动少,呼吸急促,体毛竖立,呼吸时伴有“咕咕”声等表现;组织学观察可见造模组动物肺泡中充满大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相对较少;尸检还发现有一侧或双侧肾上腺出血。造模组动物外周血中活菌量达(1.62×100000±142)/ml。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女性生殖衰老与生育力重塑”年度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首次在外周神经系统发现小胶质样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常见慢性病的病因基础与精准预防” 2024年度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我国学者在异种肝移植方面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