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制方法 体重为1.5~2.0kg新西兰兔,动物行仰卧固定,用2%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其上腹部正中作一个小切口,取0.5g左右肝组织检查肝脏含水量。然后,胸前正中切口约2cm,紧贴胸骨和左旁肋骨推开胸前肌至胸骨旁1.5cm,将肋间肌切开处上下肋骨向两侧拉开,避开胸膜,显露心包裸区;用7号腰穿针于剑突下经皮向心尖方向水平位穿刺,由心包膈面进入心包腔。按1ml/kg体重注入诱导剂(诱导剂配制为:无菌滑石粉4g、四环素粉1g,加入1.5%碘酊20ml中,制成混悬液)。注入诱导剂后2周处死动物,立即开胸测左、右胸腔胸水,观察心包增厚情况并评定心包增厚等级。取心肌、心包标本各2块做病理检查。打开腹腔测腹水,取肝组织标本2块,1块送病理检查,1块检查肝组织含水量。心包粘连与增厚程度评定标准:0级:正常心包:心包菲薄、透明、心包与心肌无粘连,透过心包可清晰见到心肌表面血管网;1级:心包增厚变白,心包与心肌有散在丝状粘连,透过心包可见到心肌表面较大的血管;2级:心包增厚变白,心包与心肌粘连,透过心包看不到血管,但可见到心肌;3级:心包增厚变白,不能透过心包看到心肌。肝含水量测定与计算:模型制作前和制作后2周,分别取0.5g大小肝组织1块,生理盐水漂洗后,滤纸吸干水分,分析天平上称重为湿重,置60℃烤箱72h,达恒重时之重量为干重。然后按下式计算:肝含水量=(肝湿重-干重)/湿重×100%,取心包、心肌、肝组织标本用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后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
(2)模型特点 该模型制作采用局麻下不经胸注入诱导剂的方法,简单易行,对动物机体干扰小,术后不需特别护理。对实验动物心包增厚的判断亦作了些改进。传统的方法是将心包标本做病理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由于标本取材和观察者的认识不同,使心包增厚的判断缺乏统一的标准。本试验利用兔正常心包的透明特性,把心肌及其表面血管作为参照物来评价心包的增厚情况,对心包的增厚进行了相对量化的处理,对心包厚度的判断确立了相对明确的客观指标。且本模型所采取的动物来源多、价格低的兔为实验动物,操作简便、快速、有利于模型的大量复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缩窄性心包炎提供了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3)比较医学 临床心包缩窄后,限制了心肌的舒张与收缩,静脉回流受阻,体静脉淤血,动脉供血不足,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本模型显示,在心包腔内注入诱导剂后2周,动物出现了心包增厚,呼吸加快,胸水、腹水、肝含水量增加等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体征。这些表现与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体征相类似。动物解剖亦显示兔不同于犬、羊等动物,胸腔胸膜反折与人类十分相似,在心包前存在约1cm2大小胸膜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