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诱发性鼻咽癌动物模型

  诱发性鼻咽癌模型主要是利用化学致癌物作用于动物而形成的鼻咽癌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鼻咽癌发病率高,发病原因不明,环境因素(接触化学物质)是目前公认的致病因素之一。利用化学药物长期接触动物,诱发动物鼻咽上皮细胞癌变发生鼻咽癌。

  【造模方法】

  1.二甲基胆蒽插管法选体重120g左右大鼠,雌雄均可,乙醚麻醉后,由前鼻孔将特制的含MC的硬塑料小管插入鼻腔,硬质塑料小管直径2~3mm,长约3.5cm,在酒精灯上拉成锥形,管内填充结晶体MC,一端用火封闭,以防药物外溢,尖端用针刺数孔,使MC能够从小孔溢出。插管时,利用大鼠前鼻孔较小、管粗短微小的特点,稍加用力,迫使小管完全进入鼻腔,其尖部可达鼻咽腔,不需要另加固定,即可使小管长期留于大鼠鼻腔内。

  2.二乙基亚硝铵(diethylnitrosamine,DEN)滴鼻法选体重120g左右的大鼠,雌雄均可,乙醚麻醉。以注射器抽取1%吐温-80配制的33.3%DENA混悬液0.02ml(含DENA6.7mg),注射器安装上磨平针尖的8#针头,从大鼠前鼻孔轻轻插入,针尖可达鼻咽腔,然后,推动注射器,将 DENA混悬液滴入大鼠鼻腔内。每周滴1次,延续15~20周。

  3.二亚硝基哌嗪(dinitrosopiperazine,DNP)皮下注射法选体重100~150g大鼠或18~20g裸小鼠,以注射器抽取0.5%DNP水溶液[15mg/(kg·次)]背部或腋部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注射6个月以上。

  【模型特点】①MC插管法:其特制含MC晶体的小管在大鼠鼻腔内停留6个月以上或动物自然死亡时,取其鼻咽部组织做病理切片,发癌率可达60%以上。②DENA滴鼻法:停药后继续观察至6个月以上或动物自然死亡时,取其鼻咽部组织做病理切片。③DNP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6个月后动物可发生鼻咽癌,随着动物存活时间延长,癌变比例升高,可达到85%以上。在诱癌过程的不同阶段鼻咽上皮病变动态变化时,底层细胞、鳞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的非典型性增生与癌变成高度正相关。

  【模型评估和应用】鼻咽癌的诱发因素较多,所以构建鼻咽癌动物模型的方法也较为多样,通过单因素诱导鼻咽癌的发生,可有效研究鼻咽癌的生物学特性,并可用于相关药物的筛选,是研究鼻咽癌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另外,EB病毒与促癌物协同作用诱发人鼻咽恶性肿瘤模型可用于鼻咽癌发生的病因和机制研究。但所诱发的肿瘤病理为恶性淋巴瘤和未分化癌,与人类鼻咽癌的高分化鳞癌有区别。诱发性鼻咽癌模型成功率高,但所需时间长,极大地限制了实验进程。

相关资讯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硫辛酸合成酶低表达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小鼠模型中神经酰胺对血小板介导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环磷酰胺诱导家兔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不同性别氟中毒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基于AngIⅡ-NOx-ROS信号通路探索黄杨宁对心房颤动犬氧化应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