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动物模型

  1.造模材料  动物:Wistar大鼠;药物:011184型大肠埃希菌,1%戊巴比妥;器械:手术显微镜。

  2.造模方法  实验前将011lB4型大肠埃希菌,接种于血平板上,37℃培养24h,用生理盐水冲洗制成终浓度为5×10的9次方CFU/ml菌液,4℃保存,Wistar大鼠术前禁食12h,1%戊巴比妥(30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正中切口,10倍手术显微镜下显露和游离胆总管及左、中、右肝管,充分游离左肝管,5-0丝线在靠近肝管汇合部结扎左肝管,于其上方用4号针注射头穿刺左肝管,并缓慢注入大肠埃希菌液(0.5ml/kg),近端结扎左肝管。

  3.造模原理  感染导致动物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4.造模后变化  活体肉眼观察:模型组结扎以上胆管不同程度扩张,2/3动物肝脏表面可见数量不等的小脓肿形成,实验期延长脓肿数量增加,肝脏不同程度肿大和淤胆。对照组肝质地正常。胆管不粗。

  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对照组肝小叶及肝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3天肝细胞散在灶性水肿或气球样变小灶性坏死,7天出现较广泛细胞水肿,弥漫性灶性或偶见大片坏死,中晚期广泛重度水肿大片坏死伴多发性肝脓肿和胆管积脓。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遗传编码荧光探针领域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AI与医学创新研究及转化”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在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女性生殖衰老与生育力重塑”年度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首次在外周神经系统发现小胶质样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