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实验】-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在狼疮小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亮氨酸拉链基因转录因子ATF样蛋白(basucucinezipper转录因子,ATF样,BATF)在狼疮小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将24周大的MRL/lpr雌性小鼠用作狼疮性肾炎模型组,将相同年龄的C57BL/6雌性小鼠用作正常对照组。 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中BATF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肾组织中BATF,RORγt和IL-17 mRNA的表达。同时,它可用于检测小鼠尿蛋白,血清抗ds-DNA抗体和肾脏组织病理学。分析了BATF mRNA与RORγt和IL-17 mRNA的相关性。

  结果:狼疮小鼠的尿蛋白和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高于正常小鼠(P\u003c0.05)。狼疮小鼠肾脏组织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在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肾间质中大量炎性细胞的浸润,但正常小鼠没有明显异常。狼疮小鼠肾脏组织中BATF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小鼠(P\u003c0.05)。狼疮小鼠肾脏组织中RORγt和IL-17 mRNA的表达升高,而BATF mRNA的表达与RORγt和IL-17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945、0.876、P\u003c0.05)。

  结论:狼疮小鼠肾脏组织中BATF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并且BATF可能通过上调Th17免疫反应而参与了狼疮性肾炎的发病。

相关资讯 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2024年度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中期检查会议在武汉举行 我国学者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原创药物靶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神经酰胺受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本能行为及其相关精神疾病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 我国学者在鼻咽癌“减毒”放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