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大气细颗粒物致炎动物模型系统评价

  目的:探索大气污染对动物的致病机制,对BALB/ c 小鼠采用无创性气管滴注PM2.5 颗粒悬浮液的方法,构建大气污染致炎动物模型?

  方法:将150 只SPF 级BALB/ c 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M2.5 低度组(2.5 mg/ kg)?PM2.5 中度组(5 mg/ kg)和PM2.5 高度组(10 mg/ kg)共5 组,各剂量组气管滴注第3 天,第7 天?第21 天?第35 天?第49 天,气管滴注操作完成后24 h 采取组织样本,采用ELISA?肺组织病理HE 染色的方法,来验证无创性气管滴注方法的可行性和致炎模型构建成功与否?

  结果:本建模方法,成功率高达96% ?采用气管滴注法,建模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与气道滴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呈正相关?PM2.5 暴露后,肺内有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及吞噬颗粒的巨噬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各暴露组分别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空白组比较,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6?肺组织匀浆中TNF-α 水平增高,高剂量组差异*显著?

  结论:本实验用气管滴注法建立小鼠致炎模型成功,并证明此方法简单?可靠,可广泛用于小鼠呼吸系统重复滴注,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大气污染及其他致炎机制?

相关资讯 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召开 2024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中期检查会议 【中国科学报】如何鼓励原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有了新变化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中国支气管扩张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肠道微生态失衡驱动肝性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国学者成果入选《细胞》年度最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