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通过建立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为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药物研发提供模型工具。

  方法 雄性 SD 大鼠 40 只,随机分为 5 组:正常组、A 组(2%氧嗪酸钾+12%酵母膏+86%普通饲料饲喂)、 B 组(0. 15%腺嘌呤+10%酵母膏+89. 85%普通饲料饲喂)、C 组(100 mg / kg 腺嘌呤+1500 mg / kg 氧嗪酸钾,每日早晚各灌胃 1 次)和 D 组(50 mg / kg 腺嘌呤+1500 mg / kg 氧嗪酸钾,每日早上灌胃 1 次)。 观察时间为 5 周,每周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等指标,5 周后,检测大鼠双肾重与体重的比值,同时对肾进行病理切片 观察。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C组大鼠体重减轻,双肾重与体重的比值升高,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肾颜色变化明显,HE和尿酸盐染色发现肾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结论 100 mg / kg 腺嘌呤+1500 mg / kg 氧嗪酸钾,每日早晚灌胃的方式建立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的效果*佳。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遗传编码荧光探针领域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AI与医学创新研究及转化”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在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女性生殖衰老与生育力重塑”年度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首次在外周神经系统发现小胶质样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