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两种造模方法建立大鼠冠脉微循环障碍模型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月桂酸钠损伤内皮法与微球栓塞法建立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模型的差异,探索稳定、可用于疾病发病和药物研究的动物模型。

  方法 雄性 SD 大鼠 30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月桂酸钠组和微球栓塞组, 每组 10 只。 大鼠麻醉后开胸,向左心室内注射 0. 2 mL 的月桂酸钠(1 g / L)或栓塞微球(40 ~ 120 μm,1000 个),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 24 h 再次麻醉动物测定相关指标处死取材。

  结果 月桂酸钠组可见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心肌细胞损伤,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指标与假手术比较未见差异。 微球栓塞组可见微球栓塞于冠脉微血管、心肌损伤,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率明显降低,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明显降低、肌酸激酶 MB 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增加。

  结论 两种造模方法均可以造成冠脉微循环障碍,对大鼠心脏功能有一定影响。 微球栓塞法较月桂酸钠法建立的动物模型关键指标更加稳定,可广泛应用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作用等研究。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遗传编码荧光探针领域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AI与医学创新研究及转化”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在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女性生殖衰老与生育力重塑”年度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首次在外周神经系统发现小胶质样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