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低温低压环境对小鼠褐色脂肪组织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索低温低压环境对小鼠褐色脂肪组织的影响。

  方法: 选取个体健康均一的6周龄成年雄性C57BL/6 N小鼠24只,平均分为4组,每组6只鼠,分别饲养在常温常压(18~22℃、海拔20~60 m)、常温低压(18~22℃、海拔5000 m)、常压低温(0~6℃、海拔20~60 m)、低温低压(0~6℃、海拔5000 m)的环境中。实验周期为4周,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量每只小鼠的体重,在实验结束后完整取下试验小鼠背部及腹股沟脂肪,并对背部及腹股沟脂肪组织进行HE染色,对背部脂肪的褐色脂肪的标志物UCP-1进行qPCR分子表达及western blot蛋白表达的测定。

  结果: 低温低压、低温常压和常温低压组小鼠的体重增加量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小鼠;低温低压、低温常压小鼠背部和腹股沟脂肪组织颜色较深,血运丰富,常温常压组的脂肪组织形态较其他组偏大;染色结果显示小鼠背部脂肪细胞充盈多个脂肪泡,细胞较小,颜色较深,形态上是典型的褐色脂肪细胞;在低温条件下,小鼠背部脂肪组织的褐色脂肪标志物UCP-1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高表达,低压条件下仅在mRNA的水平上有上调。

  结论: 模拟高原环境的低温低压条件对小鼠褐色脂肪组织的形成有刺激作用,这种作用更多的与温度的降低有关。

相关资讯 视觉刺激动态影响小鼠功能网络的拓扑结构 我国学者在遗传编码荧光探针领域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AI与医学创新研究及转化”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在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女性生殖衰老与生育力重塑”年度交流会在上海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