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6种光学透明化方法在大鼠脑组织块的透明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6种光学透明化方法对大鼠脑组织块的透明效果。

  方法:  选取14只SD大鼠脑分别采用iDISCO、SeeDB、CUBIC、SCALEVIEW⁃A2、CLARITY⁃CUBIC、Passive⁃CLARITY的方法进行透明化处理。

  结果:  对照组PBS 透明灰度值为13.031 ±0.586,iDISCO、SeeDB、CUBIC、SCALEVIEW⁃A2、CLARITY⁃CUBIC、passive⁃ CLARITY分别为6.447±0.574、11.690±0.909、2.318±0.986、8.118±1.026、8.591±0.384、4.198±0.182,除SeeDB组外(P=0.185),其余各组均较PB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CUBIC分别与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 透明化处理后,iDISCO、SeeDB、CUBIC、SCALEVIEW⁃A2、CLARITY⁃CUBIC、Passive⁃CLARITY面积改变分别为(-30.02±2.39)%、(19.74±4.09)%、(14.7±3.92)%、(10.7 ±5.55)%、(23.01 ±4.19)%、(66.51 ± 5.68)%,各组面积改变均较iDISCO组、Passive⁃CLARITY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

  结论:  除SeeDB外,各组 方法均能达到透明效果,CUBIC 方法在大鼠脑组织块的透明效果优于其他各组,iDISCO 处理后面积缩小,而 Passive⁃CLARITY处理后变得膨胀。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遗传编码荧光探针领域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AI与医学创新研究及转化”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在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女性生殖衰老与生育力重塑”年度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首次在外周神经系统发现小胶质样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