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基于牛分枝杆菌PPD的猕猴全血IFN-γ释放试验观察

  目的:分析全血IFN-γ释放试验在猕猴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首先测定结核菌素试验(TST)阳性、阴性猕猴血清样本的基础IFN-γ含量。然后以PBS为对照,200 IU bovine-PPD为刺激抗原,分别与TST阴性和阳性猕猴肝素抗凝血共培养约24 h,收集血浆,测定IFN-γ含量。通过分析抗原刺激前后血浆IFN-γ含量变化和刺激指数探讨全血IFN-γ释放试验的诊断效能。

  结果:TST阳性猕猴血清基础IFN-γ含量明显高于TST阴性猕猴,但离散度都较大。PPD刺激前后,TST阴性猕猴血浆IFN-γ含量无明显变化,而TST阳性猕猴血浆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1)。刺激指数结果显示,TST阳性猕猴明显高于TST阴性猴(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浆IFN-γ含量和刺激指数均可作为全血IFN-γ释放试验的评价指标。

  结论:本研究基于小样本量的实验结果证实,全血IFN-γ释放试验是猕猴分枝杆菌快速诊断的有益补充方法。

相关资讯 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2024年度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中期检查会议在武汉举行 我国学者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原创药物靶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神经酰胺受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本能行为及其相关精神疾病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 我国学者在鼻咽癌“减毒”放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