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p53基因敲除对小鼠神经行为及桶状皮层神经元数目的影响

  目的 探究p53基因在小鼠神经行为活动中的作用及对桶状皮层神经元数目的影响。

  方法 45 只 8~12周龄C57BL/6背景的p53 基因敲除(KO)小鼠为实验组,38只同年龄同背景的野生型(WT)小鼠为对照组。通过旷场实验、Y迷宫实验和纹理辨别实验测试小鼠焦虑样行为、自发运动、工作记忆能力及触须敏感性。用尼氏染色法观察桶状皮层 II/I层神经元数目变化。

  结果 与WT小鼠相比,p53 基因敲除小鼠在旷场中心活动的时间(P>0.05)、旷场中总运动路程(P>0.05)和Y迷宫中自发交替率(P>0.05)、进入臂的总次数(P0.05)均无显著差异,但对新纹理目标物的探索百分比显著减少(P< 0.01);p53 基因敲除小鼠桶状皮层 II/Ⅲ层的神经元数目较野生型小鼠显著减少(P< 0.01)。

  结论 p53基因缺失不会导致小鼠出现焦虑样行为、也不影响其自发运动及工作记忆能力,但损伤了小鼠对新纹理的辨别能力,即触须敏感性,可能与桶状皮层I/II层神经元数目减少有关。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细胞衰老促进骨关节炎形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2024年度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中期检查会议在武汉举行 我国学者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原创药物靶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神经酰胺受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本能行为及其相关精神疾病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