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金属硫蛋白表达在C57BL/6J小鼠肝细胞癌发生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了解金属硫蛋白(MTs)基因表达水平在小鼠肝细胞癌(HCC)发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规律,探讨MTs在HCC发生中的重要意义。

  方法:将125只5~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CC模型组。模型组小鼠于第1、2周分别腹腔注射一次二乙基亚硝胺(100 mg/kg,50 mg/kg),第3周起灌胃给予乙醇(53%,5 mL/kg,5 d/周),直至35周;正常组始终给予等量灭菌自来水灌胃。分别于实验1、3、9、13、24及35周末处死小鼠,收集肝组织样本并计算肝脏指数。采用组织病理学HE、Masson及网状纤维染色检测肝组织损伤及HCC发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丙二醛( MDA)的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Ts转录水平。

  结果:模型组小鼠可见进行性的肝脏病变,35周末时,肝脏质地显著变硬,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结节形成,约50%小鼠可见肝细胞异常核分裂像和异常的肝板结构等HCC发生病理改变,具有显著增加的肝脏指数;不同时段均表现出增加的MDA活性;实验13周前各时段具有显著增加的MTs mRNA水平,24周后可见Ⅲ级纤维化形成,且MTs mRNA水平显著下降,甚至低于正常水平。

  结论:小鼠肝组织MTs mRNA水平从损伤初期的显著增加直至显著纤维化后的低表达变化,表明MTs表达下调与HCC发生有关。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细胞衰老促进骨关节炎形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2024年度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中期检查会议在武汉举行 我国学者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原创药物靶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神经酰胺受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本能行为及其相关精神疾病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