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猪在体型、大小、生理学及疾病发展等方面与人有较大的相似性,是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在探索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研究人类疾病的致病机制治疗、预防、药物筛选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美国在50年代初开始了小型猪的培育开发研究,我国对小型猪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小型猪原始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我国的小型猪品种主要有:五指山小型猪贵州小型香猪,藏猪版纳微型猪,广西巴马小型猪等;其中,广西巴马小型猪则具有国内其他品种小型猪的绝大部分优点。我国目前缺少病原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遗传学背景清晰的SPF猪种群,缺少质量控制标准。巴马小型猪在分类学上与普通家猪相同,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野猪科,猪属动物。小型猪由于它体型矮小、性成熟早、遗传性稳定、繁殖性能强、性情温驯、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与人类相似等这些特有的生物学特性,易于实验操作,适合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作为实验动物,巴马小型猪在人用猪源生物活性材料生产以及胚胎移植等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用巴马小型猪有望取代猴、犬等成为被大量使用的新型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微生物感染实验动物可不同程度地干扰试验结果,污染试验材料,影响实验动物生产,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巴马小型猪的微生物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培育SPF巴马小型猪基础群及核心群已迫在眉睫。
因此,本项目开展了SPF 巴马小型猪的培育及应用研究,解决实验用猪瓶颈问题,提升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实现种质资源共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