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小鼠肝炎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在部分啮齿类动物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肝炎病毒(MHV)的方法,并将其首先用于检测实验性裸鼠和其他啮齿动物。

  方法:选择MHVE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和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并确定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线性,可重复性和方法,并验证稳定性。同时,采用既定方法,对79只干净的小鼠,35只SPF小鼠,63只裸63鼠,10只沙鼠,20只金仓鼠和4只松鼠进行了MHV测试。

  结果:我们成功建立了MHV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x101?1x109)复制/μL,并且与仙台(SV)病毒和reovir兼容。 3型(Reo3),小鼠肝炎病毒(PVM)和牛冠状病毒(BCV)是非交叉反应的,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拷贝/ L。重现性和稳定性测试表明,实验之间的变异系数小于5%。测试结果显示63只裸mole鼠,35只SPF小鼠,10只沙鼠,20只金仓鼠和4只地面松鼠均为阴性。 79只干净的小鼠的MHV阳性率为22.78%。与RT-PCR相比,该方法的信度为97.47%。

  结论:建立的MHV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以检测各种啮齿动物携带的MHV。

相关资讯 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2024年度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中期检查会议在武汉举行 我国学者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原创药物靶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神经酰胺受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本能行为及其相关精神疾病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 我国学者在鼻咽癌“减毒”放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