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动物造模】-老年SD大鼠自发性肿瘤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观察SD大鼠自发性肿瘤的发展,为新药致癌性研究的发展提供背景资料。

  方法:致癌性研究中,正常对照组有120只4周龄SPF SD大鼠,一半为雄性,一半为雄性。在实验前观察它们1周,并在常规喂养104周后予以安乐死。在实验中死亡并处死的大鼠被解剖并称重,包括心脏,肺,肝脏,脾脏,肾脏,肾上腺,胸腺,大脑,睾丸,附睾(或子宫)和正常疾病。准备好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器官中自发性肿瘤的类型和发生率。

  结果:总共观察到113只SD大鼠(在实验过程中损失了7只)。受肿瘤影响的大鼠占66.4%(75/113),其中良性肿瘤占48.7%(55/113),恶性肿瘤占17.7%(20/113)。雄性大鼠中发生肿瘤的比例为49.1%(28/57),其中良性肿瘤为50.9%(26/57),恶性肿瘤为3.5%(2/57),主要良性肿瘤为垂体腺瘤(垂体腺瘤) (为36.8%)。大规模肾上腺髓质腺瘤(7.0%),恶性肿瘤主要是甲状腺腺癌(18%)和纤维肉瘤(1.8%)。雌性大鼠中肿瘤发生率为83.9%(47/56),其中良性肿瘤为51.8%(2956),恶性肿瘤为32.1%(18/56),主要良性肿瘤为垂体腺瘤(50.0%)。)和乳房纤维腺瘤。 (12.5%)和乳腺腺瘤(12.5%)。恶性肿瘤主要是乳腺腺癌(25.0%)和纤维肉瘤(3.6%)。

  结论:正常生长超过2岁的SD大鼠自发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发生率要高于恶性肿瘤,这与衰老,肿瘤和个体差异有关。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细胞衰老促进骨关节炎形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2024年度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中期检查会议在武汉举行 我国学者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原创药物靶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神经酰胺受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本能行为及其相关精神疾病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