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的病理学研究

  目的: 研究小鼠早期肺腺癌的病理学表现,重点观察肿瘤生长类型和肿瘤-支气管关系.

  方法: KM小鼠10只每周皮下注射诱癌剂亚硝基胍(MNNG,浓度2.0 mg/mL)0.2 mg,连续4周.喂养至第100天时处死,解剖肺叶并肉眼计数肿瘤,甲醛固定后,随机选择100个肿瘤石蜡包埋、3 μm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和测量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大小、形态、边缘、生长方式以及与支气管的关系.

  结果: 肉眼共见187个肿瘤,随机选取的100个病理证实均为肺腺癌.肿瘤大小0.19~1.33 mm,平均0.48 mm.镜下见三种生长方式:匍匐性、膨胀性和混合性,数量分别为6个、28个和68个;平均大小分别为0.34、0.54 mm和0.47 mm.100个肿瘤中96个与支气管形成直接关系,其中13%和96%的肿瘤分别与通气支气管和换气支气管有关.肿瘤中心部、周边部和外周部支气管的显示率分别为19%、49%和96%;平均直径分别为67、91 μm和110 μm.肿瘤生长遇支气管阻挡或沿支气管间扩展可形成分叶(33%)或毛刺(35%).

  结论: 小鼠早期肺腺癌生长方式及肿瘤-小支气管关系的病理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人早期肺腺癌相应CT表现的认识.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柑橘黄龙病防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女性生殖衰老与生育力重塑”年度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我国学者首次在外周神经系统发现小胶质样细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常见慢性病的病因基础与精准预防” 2024年度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我国学者在异种肝移植方面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