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实验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建立步骤

实验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建立步骤

  自从1856年Bernard注射胆汁和橄榄油到犬胰管制作出*个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各国学者又设计出了许多种AP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现将有关AP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介绍如下。

  用于制模的动物主要有Wister、Spraque-Dawley大鼠、小鼠、负鼠、豚鼠、犬、猫、兔、猪、猴等,一般常用鼠和犬。

  1.活体胰腺炎模型

  1.1 侵入性方法

  1.1.1 胰管注射法:是*古老也是应用*广泛的方法。

  1.1.1.1 方法和特点:1978年Widdison以小于1.96kPa的压力灌注猫主胰管。方法是在胰尾分离出主胰管2~3mm,插入直径0.6mm聚乙烯导管,深3mm,固定后结扎远端胰管,经导管灌注甘油去氧胆酸或脱氧胆酸钠,再经插管注入被激活的胰液0.5ml,诱发出水肿性胰腺炎。在此基础上静注16,16二甲基前列腺素E2,可使水肿性胰腺炎转为ANP。Aho等在1980年首次用5%牛磺胆酸钠(NaTc)逆行注入大鼠胰管内,成功诱导了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模型[1]。但Foitzik等人[2]认为很多因素影响该模型所诱导的AP的严重程度,如灌注物的浓度、体积、灌注的压力、灌注的时间等均可影响到疾病的死亡率,因而该模型并不适宜作为AP的治疗学研究。且该模型所产生的AP轻重不定,复杂、费钱、死亡率低,死亡不能用作实验的终点。国内 [3]有学者用微量药液注射泵注射5%牛磺胆酸钠1.0ml/kg,注射速度0.2ml/min,注射持续10min,认为可避免胰管内压力过快升高,而且保持恒定的注射速度,使实验条件更标准化,实验结果更准确。因而认为该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致病因素与临床相似,可以模仿胰管梗阻、胆汁返流等病因形成;(2)可较好控制胰腺病变程度,改变注射速度、注射持续时间、药物浓度可以产生轻重不同的胰腺炎;(3)适合评价药物的疗效。

  1.1.1.2 机理:药物损害了胰管上皮或导管,压力升高,使胰管通透性增加,胰蛋白酶原和其它已分泌出的大分子胰酶返回胰实质,胰腺受到损伤从而发生AP。16,16二甲基前列腺素E2增加了微血管床的通透性,使AP转为ANP[1]。

  1.1.2 胰管结扎法

  1.1.2.1 方法和特点:1975年Nevalainen等人用5-0丝线分别结扎胆总管开口远近各1cm的十二指肠,24h后胰腺出现水肿,胰头部出血和胰周脂肪坏死。该模型与人体胆汁返流AP相类似。但其不足是可并发高度胃潴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大幅度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势必影响实验性AP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Seidel和Pfeffert等人对该模型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十二指肠闭襻模型(CDL),游离*段十二指肠10cm,在幽门远端以及十二指肠第2、3段处切断、结扎胆总管,用胃、十二指肠吻合重建胃肠道。在4h后出现胰腺水肿,9~12h后出现出血性胰腺炎。这一模型不需药物,避免了全身反应。但手术后24h吻合口水肿,仍有胃潴留[4]。[[2]Foitzik等人认为由于十二指肠闭襻返流的胆汁、胰掖等分泌物往往被细菌污染,动物在2-3d内出现静脉淤血或严重的肠缺血而死于难治性的败血症,此外,结扎远端的肠段由于缺乏胆汁、胰掖等分泌物而常常影响其蠕动和内环境。1996年Azima等人[5]通过一聚丙烯绳结圈扎游离的胆总管并于24h后松解,结果发现血清淀粉酶和胆红素在第1d和第2d就明显升高,组织学检查提示胰腺水肿、酶原脱颗粒、炎症浸润、腺泡细胞内空泡形成、局部脂肪皂化和实质坏死,在第1周时胰腺组织结构几乎完全破坏,酶原颗粒溶解,但在第3周时,其组织学已显示几乎正常的胰腺组织,酶原颗粒恢复,提示急性胰腺炎已完全恢复,故认为这种可逆性急性胰腺炎模型可用于发病机制及治疗干预的研究。

  1.1.2.2 机理:其机制是十二指肠腔内压力增高,使胆汁返流入胰管,胆汁破坏了胰管上皮的粘膜屏障,返流入胰管的胆汁卵磷脂被胰液的磷脂酶A2分解为可破坏细胞膜和导管的溶血卵磷脂,胰内蛋白酶的激活导致胰组织的自我消化,造成胰腺水肿、出血和坏死。

  1.1.3 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法:

  1.1.3.1 方法:Wang Dan-song,[6]等人改进设计了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3%牛磺胆酸钠制备AHNP动物模型的方法。乙醚浅麻醉,严格无菌操作,经腹正中切口,提起脾和胰尾,沿胰被膜下均匀注射3%牛磺胆酸钠1ml。

  1.1.3.2 特点:术后半小时胰腺出现出血和坏死,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组织TNFα水平在24h内达到高峰,并持续至48h,同时继发肝和肺组织的病理损害和TNFα水平升高。该模型2d死亡率为0,以后逐渐升高,一周死亡率达90%。认为此方法可建立ANHP合并MODS大鼠模型,它克服了雨蛙素注射法和胆胰管结扎法诱导产生的胰腺炎病变程度较轻,逆行胆胰管注射法病程发展快,死亡快的不利因素,是用于治疗ANHP实验研究的理想的动物模型。

  1.1.3.3 机理:胰腺被膜下注射后,早期牛磺胆酸钠直接化学刺激引起被膜下胰腺组织损伤,后期胆盐激活胰酶产生自身消化,使胰腺进一步损害。

  1.1.4 微血管源性胰腺炎模型(也有人称为动脉注射微球法)

  1.1.4.1 方法:1990年Redha根据AP早期有微循环改变原理,设计了部分阻塞胰动脉法制成AP模型。方法是对大鼠行剖腹术,提出脾脏,游离邻近脾门的脾动脉远侧支,插入一细微管,注入直径20μm聚苯乙烯微球体,0.5ml液体中含株20万颗,去除插管,结扎动脉支,早在30min内就可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胰腺的变化,至24h内出现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死亡率在10%以下,3周后进展为慢性活动性胰腺炎。而以往直接阻塞胰动脉或静脉的旧模型现已很少被采用。胰腺微循环紊乱引起的胰腺炎在临床上很少见,但可见于多动脉炎及类似情况,见于凝血病和微血管血拴形成而引起的AP。这一模型适合于更为慢性的研究,有用于观察复发性AP,内分泌紊乱轻微,胰岛仍保存,导管压力不受影响[4]。

  1.1.4.2 机制:微球注入动脉后,损害胰腺局部血液供应,使胰腺缺氧,多形核细胞浸润,胰腺水肿。水肿又使血液供应进一步减少,造成胰间质渗透压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组织压增高,进一步压迫血管,减少灌注量,加重胰腺缺氧[1]。

  1.1.5 电针刺激法:

  1.1.5.1 方法和特点:1998年秦仁义等[7]采用3伏电压和20Hz频率的电针刺激大鼠行走于十二指肠内的胆胰管末端,研制出一种与临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是将SD大鼠平卧固定,取上腹正中切口2cm进腹,提起十二指肠,暴露胆胰管末端,将电针末端弯成钩状,在外科显微镜下,将行走于十二指肠内的胆胰管末端用电针钩住,两侧电针相距约2mm,将电针分别接于DM-A定量针麻治疗仪上的两根电极,将电压及频率分别调至3伏和20Hz,电针持续刺激胆胰管末端。1h后见胰腺轻微肿胀及充血,饲养24h后,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均明显升高,胰腺肿胀充血明显。该模型的病理生理更符合于临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过程,它的建立有利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1.1.5.2 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电针刺激胆胰管末端,诱发包绕在其周围的平滑肌剧烈收缩及舒张,这与临床胆石刺激Oddi括约肌的剧烈收缩和舒张很相似,二者均可导致神经体液的变化和胃肠肽激素及受体表达平衡的失调;也可使胆总管内压力升高而导致胆汁或肠胰液逆流入胰管。

  1.2 非侵入性方法

  1.2.1 乙硫氨酸饮食法:

  1.2.1.1 动物模型的建立:1950年Farber和Popper给小鼠服乙硫氨酸诱发出AP。1975年Lombardi应用胆碱缺乏的乙硫氨酸(CDE)饮食可诱发雌性小鼠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和脂肪坏死。饲料配方:蔗糖55.8%,猪油20%,大豆蛋白10%,配以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再加3%乙硫氨酸。实验结果表明,用CDE饲喂幼鼠,4d后100%死亡,尸检均发生了坏死性胰腺炎及腹腔脂肪坏死。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可以采用不同喂养时间来控制疾病的严重程度,控制其死亡率在0~100%之间。实验模型和临床病人均出现腹水、酸中毒、低氧和低血容量症,可充分评估模型动物的病程时间和病理生理学[4]。

  1.2.1.2 动物模型的特点:此方法简便,快速复制,模型稳定,采取的非侵入性方法,对机体内环境影响较小。因此该模型适合于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氧自由基清除剂和口服蛋白酶抑制剂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效果。缺点是其所产生的损害程度取决于实验鼠的性别、年龄和体重。小动物不易用于评估新诊断方法和手术技术的价值。

  1.2.1.3 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据推测乙硫氨酸可能干扰了细胞内甲硫氨酸的代谢,从而干扰了细胞膜磷脂的合成,通过饮食中缺乏胆碱使这种作用得到加强,导致胰腺细胞外放受阻,其性别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雌激素的有害作用或中和活性胰酶的能力下降的缘故。

  1.2.2 雨蛙素致AP动物模型

  1.2.2.1 雨蛙素致AP动物模型的建立

  1977年,Lampel首先报导使用超大剂量的雨蛙素(5μg/kg/h×5h)给大鼠持续静脉滴注,在数小时内造成胰腺显著水肿为特征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cute edematouspancreatitis,AEP)。1984年,Niederau等采用连续7次腹腔内注射(雨蛙素用量50μg/kg/h,每小时一次)的方法复制出小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模型。1985年,Niederau等采用连续7次皮下注射(剂量同前),在给药后8~12h内发展为坏死性胰腺炎。作者比较了两种给药方法,发现腹腔内给药引起更为严重和持久的损害,一些动物出现腹水,但若继续增大雨蛙素用量,胰腺的损害不会加重。1987年,Tani等用超大剂量雨蛙素采取两种不同的约药方法,即连续四次皮下注射注射(20μg/kg体重,每小时一次)和连续四次肌肉注射(50μg/kg,每小时一次),均成功复制出大鼠AEP模型。1989年,Robert等用微型输液泵皮下恒速输注的方法(5μg/kg/h×5h,1ml/h)复制成功大鼠AEP模型。1992年,Schmidt等在静脉持续滴注雨蛙素(5μg/kg/h×6h)的基础上,结合胆胰管内逆行注入小剂量的甘氨脱氧胆酸(gly-codeoxycholicacid,GDOC),并通过调节GDOC的浓度、剂量以及推注时间的长短诱导出大鼠不同严重程度的AP。即在静脉输注雨蛙素的同时,若胰管内推注10mmol/L的GODC0.2ml/2min产生中度AP;若GODC改变为0.5ml/10min,则产生重度AP。该模型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人为控制病情的严重程度(动物24小时死亡率可控制在6%~4%之间),而且胰腺的病理学改变与人类AP非常相似,引起胰腺腺泡细胞中、重度坏死的均匀损伤,克服了单纯胰管注射GDOC产生轻重不定AP的缺点。该模型特别适用于对AP渐进性坏死的治疗进行研究。1994年,Castillo等在静脉应用雨蛙素的基础上配合胰管内注入肠激酶复制出ANP模型(雨蛙素5μg/kg/h×5h)静脉内持续滴注;肠激酶25单位/ml,10min,30mmHg压力,剂量0.5~0.55ml。该模型的特点是引起胰腺严重的局部损伤和坏死,伴有腹膜、肺、软组织等多处出血,并致动物早期死亡。1995年,Muttillo等报告,用超大剂量雨蛙素(20μg/kg/h×5h)皮下注射造成小鼠ANP,并观察到所有动物均于72h内死亡,胞质空泡和间质水肿较轻微,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腺泡细胞的变性、坏死伴有大量粒细胞浸润。同年,Kaiser利用超大剂量雨蛙素(50μg/kg/h)连续12h皮下注射亦复制出小鼠ANP模型。[8]

  1.2.2.2 雨蛙素致AP的机理:雨蛙素是一种十肽,与人CCK八肽有七个相同的氨基酸组成。超大剂量的雨蛙素诱发实验动物AP的详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些研究表明与胰腺细胞内消化酶激活、氧自由基有关。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机理是雨蛙素的过度刺激导致了腺泡细胞内消化酶的活化,这反过来导致AP的发生。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胰腺的自我消化, 在超大剂量的雨蛙素刺激下,干扰了致密空泡的形成,而在胞质内形成大量的含有消化酶和溶酶体水解酶的空泡。已知溶酶体水解酶中的组织蛋白酶B可以激活胰蛋白酶活化,从而触发了对胰腺的自身消化。故Naohiro认为过度分泌和胰液内胰蛋白酶活性的增加是雨蛙素诱发AP的主要原因。[8]

  1.2.2.3 雨蛙素致AP动物模型的特点:概括起来,雨蛙素致AP动物模型主要有以下优点:(1)不需手术,对机体内环境影响较小;(2)操作简便,易于复制,重复性好;(3)所致AP在形态、生化改变、时间进程上与人体AP相似;(4)产生AP迅速。雨蛙素给药后数小时产生AEP。(5)给药方式多样。包括静脉输注、皮下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四种方式,并且后三种还有不需麻醉的优点[8]。雨蛙素诱发的AEP动物模型主要用于早期发病机理的研究;而诱发的小鼠ANP可用于研究重症胰腺炎;雨蛙素与GDOC等联合应用所诱发的中、重度AP则适用于治疗学研究。但[2] Foitzik等认为雨蛙素诱导的AP并不适合作为AP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因为对于大鼠或更大的动物,雨蛙素仅能诱导的轻型水肿型的AP,而在人轻型水肿型AP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需特殊治疗亦可完全恢复。在小鼠雨蛙素所致的ANP模型同样有其局限性,而且在小鼠雨蛙素所致的ANP的严重性和病理过程差异非常大。

  1.2.3 腹腔内注射大剂量L-精氨酸诱发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1984年,Mizunuma等发现腹腔内注射大剂量L-精氨酸可引起胰腺腺泡细胞损伤,1990年,Tani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模型[9][9]

  1.2.3.1 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50 g左右,腹腔内单次注射20% L-精氨酸溶液(5mg/g体重)。注射后自由饮水,进食。

  1.2.3.2 结果和特点:发现大鼠血清淀粉酶在L-精氨酸注射后6h开始明显升高并在12h达到峰值,在48h逐渐下降;血脂肪酶在L-精氨酸注射后12h开始明显升高并在24h达到峰值,在48h逐渐下降;血胰蛋白酶在L-精氨酸注射后6h开始明显升高并在24h达到峰值,在48h仍保持较高水平;光镜下,L-精氨酸注射6h后即可观察到腺泡细胞小空泡形成,但此时胰腺间质水肿或坏死不明显,这些小泡在电镜下观察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呈球形,密度减低,相互融合,嵴断裂或变短,内质网肿胀,酶原颗粒减少,核固缩,核周空泡形成,细胞器变性坏死。至12h,开始出现间质水肿和细胞浸润,但染色体仍正常。到24h腺泡结构由于部分腺泡细胞坏死而部分破坏,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进一步形成,48h腺泡结构进一步破坏,在72h约70%-80%腺泡细胞破坏,部分被脂肪组织取代,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大量浸润至胰腺间质,至第7d腺泡细胞坏死、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减轻,部分腺泡细胞开始再生,至第14d坏死完全消失,胰腺实质大部分为脂肪组织取代。在制作该模型过程中,他们发现当L-精氨酸浓度大于5mg/g时,大部分大鼠在数小时内死亡;L-精氨酸浓度为2.5mg/g时,病理改变欠均一或胰腺病变不明显;当L-精氨酸浓度为5mg/g时,除了胰腺外,其他器官如肝、肾、脾或胸腺均不受损。此外,部分国内外学者[10-11][10-11]用2.5mg/g的20%L-精氨酸间隔1h分次腹腔内注射来诱发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亦获得理想结果,认为该模型具有如下特点:制作方法简单,价廉,不需特殊材料及设备,可重复性好,损伤小,病变程度在不同的胰腺部位比较均匀一致,克服了其他模型需行剖腹术等缺点,大大减少了外源性细菌污染机会,且与人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程及组织学改变相似。因此认为它是目前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较为理想、值得推广的动物模型。

  1.2.3.3 发病机制:其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Tani[9]认为可能与大剂量L-精氨酸减少嘧啶合成并且抑制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有关,后者是多胺合成的限速酶,从而减少多胺的合成,抑制核酸及蛋白质合成,而胰腺腺泡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为活跃,因此它很可能首当其冲地成为过量L-精氨酸损伤的靶目标,导致其变性或坏死。近期研究发现L-精氨酸可诱导胰腺腺泡AR4-2J细胞凋亡[12],在该模型中观察到线粒体肿胀、损伤,而研究发现线粒体参与了细胞凋亡途径,因而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该模型的发病机制。此外、[13] Czako认为与氧自由基及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

  1.2.4 高钙血症法:

  1.2.4.1 方法和特点:1990年Frick给猫灌注葡萄糖酸钙(每小时0.6mmol/kg),提高胰腺局部血钙水平,诱发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在外周静脉持续灌注同剂量葡萄糖酸钙也可诱发典型的AP。1994年Frick又给禁食的雄性大鼠(300~400g)尾静脉滴注CaCl2(每小时0.6mmol/kg),持续12h。组织学检查发现在胞浆内有酶原颗粒聚集,胞浆空泡化,腺泡坏死水肿,失去极性。该模型主要用于对AP病因学的研究。

  1.2.4.2 机理:高血钙引起胰腺损伤与Ca2+在细胞内过量积聚有关,由于Ca2+在线粒体内的聚集,使得线粒体渗透性增高从而导致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基质内高浓度的Ca2+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ATP的合成,*终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ATP合成减少,依赖ATP的离子泵功能丧失,*终致细胞死亡[9]。

  1.2.5 免疫性胰腺炎

  1.2.5.1 1955年Thal给兔用卵白蛋白反应致敏,第4周胰管内注入卵白蛋白0.5ml可生成急性非致死性间质性胰腺炎;第8周胰管内注入卵白蛋白0.5ml可生成严重胰腺坏死。这些模型与人的间质性和坏死性胰腺炎相类似。在另一研究中将脑膜炎球菌或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入兔胰管内,24h后静脉注入2ml同一种毒素(1:40稀释度)即可生成胰腺Schwartzmann反应,在4-24h后死于急性出血性胰腺炎。Nevalainen将1ml新鲜兔血清注入鼠腹腔或胰管内,可生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认为其机制可能是补体介导的反应。由于免疫法缺乏明显特征,死亡率又高,有相当明显的内分泌反应,引起继发性糖尿病,因此未能广泛应用,利用这一副作用可制成这方面的临床急性胰腺炎模型[4]。

  1.2.5.2 QU, W.-M.等[14]发现MRL/Mp-+/+(MRL/+)小鼠在34-38周后通过自身免疫机制自发的发展为胰腺炎,他们在MRL/Mp-+/+(MRL/+) 和 MRL/Mp-lpr/lpr (MRL/lpr) 小鼠出生后6周到18周每3d注射一次多聚肌苷:胞苷(Poly I:C)5mg/kg,结果发现在18周后100% MRL/+和 93% MRL/lpr小鼠发生了CP,炎症细胞浸润、腺泡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内皮细胞ICAM和VCAM等粘附分子表达上调,Poly I:C活化巨噬细胞,使之分泌IFN-α、TNF-α和IL-12等细胞因子而激活CD4+T细胞,这些活化的巨噬细胞可直接或通过腺泡细胞的自身抗体依赖的细胞毒途径(ADCC)来诱导胰腺实质的破坏,研究还发现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亦可能参与了ADCC途径。因而他们认为该模型有助于研究胰腺炎发生的免疫机制和CP的病理过程,从而为研究胰腺炎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可能。

  1.3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1.3.1 小鼠α-2-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 (MAM) 和Murinoglobulin-1 (MUG1)是2-macroglobulin (A2M) 家族成员,具有结合广谱蛋白酶(如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和细胞因子的特性,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AM和MUG1基因的缺陷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影响小鼠的表型和生存、生育能力。Lieve Umans等人[15]用基因敲除的办法生产MAM-/-、MUG1-/-和MAM-/-MUG1-/-小鼠,然后用CDE诱导急性胰腺炎,结果5d后死亡率MAM-/-、MUG1-/-和正常野生型小鼠分别为67%、56%和27%,其中MAM-/-小鼠*早在第2-3d即可发生死亡,其胰腺组织中TGF-β、TNF-α、IL-1、6、8等细胞因子的含量均较正常野生型小鼠明显高。分析认为MAM-/和MUG1-/-小鼠死亡率的不同与其结合的细胞因子种类和数量有关。因而认为该模型在研究蛋白酶和细胞因子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MAM、MUG1的生理功能及其在AP和其他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重要价值。

  1.3.2 已有研究证实,人类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以使人容易患胰腺炎,称为胰腺炎的易感性基因(susceptibility genes),如囊性纤维化基因、细胞因子多态性基因和乙醇代谢酶基因。1996年,Whitcomb等证实遗传性胰腺炎(HP)由阳离子胰蛋白酶原基因(cationic trypsinogen gene)突变所引起,如R117H、N21I、A16V、K23R、-28delTTC等突变[16]。其中R117H突变被设想为改变了胰蛋白酶的识别位点,从而阻止胰内胰蛋白酶的失活并延长其活性,导致后续消化酶原的异为活化。随着HP发病分子机制的逐步揭示,应用转基因技术建立人类HP的动物模型已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研究胰腺炎的基因治疗。[Ulrich, Charles D II ]等人已着手进行此项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并认为随着对HP1和HP2动物模型的研制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明确AP和CP在遗传和非遗传方面的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终将有助于我们认识(1)为何某些特定人群易患AP。(2)一旦胰腺炎发作,采取哪些措施可能有效地抑制免疫应答以免病情发展。(3)哪些因素在高危人群中可能有效地预防AP的发作及CP的发生、发展[17]。

  1.4 其他 其他方法:如(腹腔内)注射乙硫氨酸,剖腹对胰腺组织直接损伤,感染柯萨奇病毒,缺血—再灌注等方法。

  2.离体胰腺炎模型

  2.1 灌注游离胰腺:John Hopkins等人游离狗胰腺炎连同一短段十二指肠,灌注导管置于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门静脉,胰管内置插管,连接到氧合灌注循环系统,部分胆管阻塞及胰泌素刺激、灌注游离脂肪酸以及2h热缺血,可分别制成胆石、酒精性和缺血性胰腺炎,这一模型避免了全身的干扰,但其人工措施在4h发生功能衰退,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也是有限的。

  2.2 器官培养:非灌注性兔体外移植模型曾用于研究胰外分泌的控制以及对乙醇的影响,这一模型不足以研究胰腺本身。

  2.3 细胞系统:从胰移植体游离获得的细胞系列可用于研究毒性刺激以及早期分子学和细胞变化,如细胞因子和热休克蛋白的基因转译,具有直接研究人体胰腺的功能的好处。

  上述离体模型不适合研究急性胰腺炎的全身反应,但可作细胞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由于这类模型是完全游离的,因此具有完全不受任何内分泌失衡的影响的优点[4]。

  3.结语

  总之,理想的胰腺炎动物模型发病机制应与人相似,重复性好,非侵入性,简便、价廉,疾病进程、并发症、死亡率与人类AP相似且具有同样的治疗反应[17]。虽然目前尚无一种模型能与人类AP发病过程完全一致,每种模型仅在某些方面与临床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不同的研究目的,应选择相应的动物模型。随着AP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和胰腺体外移植模型的深入研究,对*终阐明AP的发病机制、攻克AP的治疗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资讯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硫辛酸合成酶低表达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小鼠模型中神经酰胺对血小板介导的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环磷酰胺诱导家兔卵巢早衰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不同性别氟中毒大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动物造模-药效评价】-基于AngIⅡ-NOx-ROS信号通路探索黄杨宁对心房颤动犬氧化应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