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大图

布比卡因致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观察电刺激下布比卡因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生 成量,探讨建立理想的布比卡因中毒的大鼠心肌细胞模型

  方法:采用Langendroff装置新鲜分离雄性SD大鼠心 肌细胞,细胞计数后将其转移至doff管中随机分为四组:DMEM静置组、DMEM电刺激组、布比卡因静置组、布比卡 因电刺激组。 实验重复五次。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并使用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测量ROS生成 量。

  结果:DMEM电刺激组线粒体肿胀程度及ROS生成量与DMEM静置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而布 比卡因电刺激组线粒体肿胀程度明显高于布比卡因静置组(P=0.000),且ROS生成量也明显升高(P<0.05)。

  结论:电刺激下心肌细胞呈节律性收缩,能更好地模拟临床布比卡因中毒时心肌线粒体损伤。

相关资讯 我国学者在细胞衰老促进骨关节炎形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2024年度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中期检查会议在武汉举行 我国学者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原创药物靶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我国学者在神经酰胺受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本能行为及其相关精神疾病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召开